近些年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质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对网络技术的应用与使用。当然与之对应的是在网络技术的不断应用过程中,网络安全问题渐渐成为了人们必须重视的问题。网站漏洞是网络安全出现的重要原因。据资料显示近些年网络漏洞引发的网络安全问题以直线上升速度增长。网络漏洞会为攻击者植入病毒、木马带来一定便利,这些因素会威胁到网络用户的财产、数据、隐私安全。所以网络漏洞研究应将预防作为起始点,控制被攻击几率,制定科学的风控方法。
一、常见漏洞
目前最为常见的网络问题攻击对象是操作系统、服务器以及网页。(1)操作系统漏洞。该漏洞实际上指的就是计算机系统自身的技术缺陷、技术问题。据资料统计当前大众所用最普遍的系统是Windows系统随后是Unix、MacOs等类型系统。其中Windows的开源特性使得该系统经常出现漏洞。这些漏洞大多是因为在软件设计之初考虑不严谨、设计存在失误引发的。比如我们经常看到的系统补丁实际上大多是在修复上个世纪的漏洞。当然一部分用户由于没有正确使用系统,同样会导致系统陷入故障与漏洞问题。(2)服务器漏洞。在服务器的运行过程中其本身实际上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威胁,包括拒绝服务、SQL注入、IIS攻击等。服务器漏洞形式具体有这样几种:第一种服务器无法响应用户访问。第二种网关接口存在安全漏洞。第三种用户在向服务器发送信息时,账号、密码信息遭到不发分子遂以窃取,是盗号问题的重要原因。(3)网页漏洞。网页实际上很容易遭到攻击。目前比较常见的两种漏洞包括注入、身份认证与会话管理失效。首先是注入,从字面意思理解来看,不论是来自于哪里的数据实际上都能够成为载体。包括外部网页服务、内部网页服务、参数以及用户。在黑客攻击这些数据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选择利用发送恶意数据的方式,更改原有程序,此时就会出现注入漏洞。该漏洞很有可能导致数据稳定性失衡,引发数据破坏、数据丢失问题。另外拒绝服务、不具备审计性同样是该问题引发的现象。其次是访问管理与身份验证系统的失效问题。攻击者通过特殊的黑客技术黑掉系统,导致身份验证失败。常用方法为钓鱼攻击引发身份认证失效。
二、漏洞防护方法
(1)操作系统防护。对Windows系统的常见漏洞形式分析,得出下述两种问题解决方法。第一种设计错误类问题,对于此类问题只需根据微软公司的提示及时安装对应补丁即可。当然因一些用户没有使用正版设备,得不到正版补丁更新提示,所以需要安装软件程序提示用户安装电脑补丁如360.第二种设置错误类问题,对于此类问题只要用户自行修改电脑系统配置即可。(2)服务器防护。针对服务器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常见解决方法包括提高对客户端的管理力度、增设IP访问条件限制要求、蜜罐技术、反向代理、密码安全、防网页篡改技术等。(3)网页防护。对于注入类漏洞,需要采用分隔查询语句、命令语句、数据的方法,通过这样的方式减少漏洞发生几率。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为应用安全API,而不是使用解释器。当然也可以用参数化接口或是直接将信息迁移到实体框架、ORM当中。用白名单完成账号登入同样是拒绝注入攻击的有效方法。动态查询则可以应用解释器完成特殊字符转义。为防止发生身份验证与会话管理失效,常用方法为:第一种应用非过时哈希技术存储密码。第二种做好弱密码检查。第三通过多种方式检验身份。第四种当服务器与账号密码遭到强行攻击时,由系统日志及时告知管理员。
三、漏洞挖掘
(一)数据挖掘
这项技术通过挖掘大量的信息数据获知漏洞因素。该技术能够找到大量信息,借助爬虫技术完成数据处理、数据信息、数据整合、数据监测等。最后利用特殊算法与统计方式抽取有用信息。该技术结合网络特征挖掘数据,利用统计技术、数据分析技术完成在线异常情况分析,得出网站、服务器、系统漏洞因素,能够有效找出系统与网站自身的脆弱性问题。
(二)二进制对比
这项技术又被成为补丁对比技术。二进制对比充分利用了已知漏洞,因此从某些角度来说,二进制对比这项技术是一种效果非常突出的分析技术。在不知道漏洞成因与具体位置时,就可以利用补丁前后二进制文件进行成因、位置确定。当然这种技术实际上是一种统称,比较常见的技术包括文件反汇编比较与字节比较。
(三)网络爬虫扫描
在挖掘漏洞前通常需要先行扫描漏洞。扫描包括指纹识别扫描、主机扫描、端口扫描等,可以说扫描技术是一种效果非常突出的防御技术。在扫描操作系统、主机与端口的过程中,程序能够得到大量的有用信息。随后软件根据这些信息就能够得知电脑本身潜藏的问题与风险。而网络爬虫则是可以自动抓取互联网信息的程序。网络爬虫能够将下载到的网络网页镜像进行备份与深层处理。不论是扫描还是网络爬虫都只不过是漏洞挖掘的步骤,能够得到很多有用信息。二者并不能直接获得漏洞,往往需要配合其他插件与技术挖掘漏洞。
>>> 查看《企业网站建设网站安全评估技术与漏洞挖掘技术》更多相关资讯 <<<
本文地址:http://oracleno1.com/news/html/5830.html